馨心花催收人员频繁拨打骚扰电话,骚扰家人朋友
1. 催收压力:馨心花公司为了追求业绩,给催收人员设定了严格的还款目标。面对巨大的压力,一些催收人员为了完成任务,不惜采取极端手段。
2. 缺乏专业培训:一些催收人员未经过专业培训,不了解相关法律法规,导致在催收过程中出现违法行为。
3. 利益驱动:部分催收人员为了获得更高的提成,不惜采取恶劣手段,给债务人及其家人带来伤害。
1. 侵犯隐私:骚扰电话泄露了债务人的个人信息,使其陷入尴尬境地。
2. 心理创伤:频繁的骚扰电话让债务人及其家人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,甚至出现抑郁、焦虑等心理问题。
3. 社会信任危机:这种恶劣的催收方式破坏了社会信任,加剧了社会矛盾。
1. 完善法律法规:加强对催收行业的监管,明确催收行为的边界,对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。
2. 提高催收人员素质:加强对催收人员的专业培训,使其了解法律法规,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。
3. 建立信用体系:通过信用体系建设,引导债务人按时还款,减少催收需求。
4. 倡导行业自律:鼓励催收企业建立行业自律机制,共同抵制恶劣的催收行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