聚财花催收人员频繁拨打骚扰电话,骚扰家人朋友
1. 恶意骚扰:催收人员不顾借款人及其家人朋友的感受,频繁拨打骚扰电话,甚至使用恐吓、辱骂等手段,严重侵犯了借款人及其家人的隐私权。
2. 传播谣言:催收人员为达到催收目的,故意散布谣言,诋毁借款人及其家人的名誉,给受害者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。
3. 侵犯隐私:催收人员通过非法途径获取借款人及其家人朋友的个人信息,未经授权便进行电话骚扰,严重侵犯了他们的隐私权。
1. 利息高:校园贷的利率普遍较高,部分贷款产品的年化利率甚至超过100%,导致借款人陷入“以贷养贷”的恶性循环。
2. 恶性催收:为了达到催收目的,部分校园贷平台采取极端手段,如暴力催收、威胁家人朋友等,给借款人及其家人朋友带来极大的心理和生理伤害。
3. 隐私泄露:校园贷平台在借款过程中,往往要求借款人提供大量个人信息,一旦平台出现安全问题,借款人及其家人的隐私将面临泄露风险。
1. 加强监管:政府部门应加大对校园贷的监管力度,规范贷款平台经营行为,严厉打击恶意催收等违法行为。
2. 提高法律意识:借款人应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,了解相关法律法规,维护自身合法权益。
3. 谨慎借贷:大学生在申请贷款时,应充分考虑自身经济状况,避免盲目借贷。
4. 建立信用体系:建立健全信用体系,对贷款平台进行信用评级,提高贷款市场的透明度。
5. 加强心理辅导:针对因校园贷导致的心理问题,学校、家庭和社会应共同关注,为借款人提供心理辅导和支持。